火爆的量化基金,该如何投资?
原创 银行螺丝钉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有朋友问螺丝钉,最近量化基金比较火,这种量化基金是啥呢?

咱们该怎么投资量化基金呢 ?


什么是量化基金?


以前看教人做饭的书,里面经常提到,放盐少许、油一勺。

看到这种描述,就会让人比较困惑:「少许」是多少呢?


不同人执行出来,效果差别就很大。


但如果是规定:放盐3克,油10毫升,就不会有啥歧义了。

这就是量化基金的雏形,通过数据的方式,将投资的策略明确执行。


指数基金,就是很典型的量化基金。

例如沪深300指数基金,规则很清晰透明。任何一个基金公司,构建沪深300指数基金,做出来效果都差不多。


不过,指数的规则一般不会太多。

通常一个指数,核心规则也就是几条。


如果规则非常多,或者规则经常变化,依靠人去执行投资规则,就很麻烦。


所以现在有的基金公司,就依靠程序来构建量化的规则模型。

甚至引入机器学习的算法,来自动调整背后的模型。


这就是现在看到的一些量化基金。


量化基金有哪些?


目前我们能买到的一些量化基金,很多都是指数增强基金。

因为指数本身规则就比较明确,在指数上做量化增强,更容易实现。


目前A股更多的,是300增强和500增强。

另外,还有少量的中证1000增强、中证红利增强,以及行业指数增强基金。


指数增强基金,

  • 通常80%的部分,会投资指数成分股;
  • 20%的部分,做增强操作。


这部分增强操作,很多基金公司用的就是量化增强的模型。


量化增强模型有什么区别?


按照量化模型策略执行的高低频率,可以分为中低频的量化策略,和高频量化策略。


(1)大部分公募基金,用的是中低频的量化策略。


例如我们之前投资过的,富国中证500指数增强。

富国基金公司,也是擅长量化增强的策略,旗下有多个指数增强基金。


一般公募基金用的量化策略,交易频率不会太高。


(2)私募指数增强基金,很多是用高频短线交易,依靠机器学习和算法,捕捉市场上短线的机会。


算法速度快,交易频率非常高,可能一天就会把持有的股票更换一遍。


高频量化策略,本质上是赚市场上其他不理性交易者的钱。

市场越不成熟,「韭菜」越多,收益越高。


市面上做这种策略的私募基金多了,就需要基金公司互相PK,抢夺收益资源。


所以有的指数增强私募,号称投入巨资构建超级服务器,目的就是更快的通过算法捕捉机会。


高频量化策略,通常用在私募基金中。

公募基金不允许做太高频的投资策略,私募基金目前还没有被限制。


不过,量化策略,通常都是有市场容量限制。

如果基金规模变得非常大,原来的量化策略可能效果就会下滑了。


另外,高频量化的收益,大部分来自于韭菜,如果市场上散户比例下降,未来这部分收益也会减少。


量化增强:沪深300 VS 中证500


沪深300量化增强和中证500量化增强,哪个更容易做呢?


沪深300增强基金,想要跑赢沪深300,难度还是有的。

因为沪深300都是大盘股,这些股票比较出名,研究的基金经理和投资者也多,股票的价格比较少出现定价错误。


而中证500是中盘股为主,研究的投资者数量也少,出现定价错误的概率也高。

所以,在中证500上做量化增强,目前还是有一些增强效果。


当然,这也是阶段性的。

如果未来中证500也越来越普及,关注中证500的投资者变多,那中证500上做增强也会更难。


2021年,就有这样的迹象。

2021年,中证500指数表现不错,中证500相关基金的规模大涨,关注中证500这种中盘股的投资者,也增加了不少。


所以,后面中证500指数的增强基金,超额收益的预期也要放低一些了。


总结


量化基金,也没有太多神秘的地方。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基金公司,量化投资模型,原理都差不多。

只不过不同公司,人力物力不同,模型的复杂程度和挖掘的深度会有差别。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指数量化增强基金,其实也是跟指数基金一样,参考对应指数的估值等,来判断投资价值就好。


我们做的事情也不变:跌出机会就买入,涨出机会就卖出,其他时间耐心等待~


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PS:对指数基金感兴趣的朋友,欢迎阅读《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和《定投十年财务自由》。

特别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