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题前瞻】碳化硅未来3至5年或都呈供不应求态势
2023-01-19 20:11

【今日导读】

碳化硅未来3至5年或都呈供不应求态势

这个领域提升能源效率成为必然要求

数字经济又一重要发展方向,这一领域核心产业规模超万亿

成本下降装机预期提升,这类光伏核心产品客户询价热情大幅增加

首批GW级招标在即!钙钛矿年内中试线扩产规模预计达1000MW同比增近两倍

信创产业需求端和供给端同步迎来边际改善

【主题详情】

碳化硅未来3至5年或都呈供不应求态势

对于碳化硅的“火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国内在碳化硅产业链上密集投资、全方位布局,但鉴于“有效产能”远低于宣布的产能,未来3至5年内各环节都呈供不应求态势。

根据Yole Development,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5.41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25.62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0%。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从2019年的2.25亿美元上升到2025年的15.53亿美元,占比达 60%。光伏和储能位居第二,市场规模为3.14亿美元。充电基础设施将成为下游增长最快的应用,所用SiC功率器件规模也将从2019年的0.05亿美元大幅上涨至2025年的2.25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90%。

上市公司中,天岳先进自主研发出2-6英寸半绝缘型及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制备技术。三安光电子公司湖南三安电力电子碳化硅产能6000片/月、电力电子硅基氮化镓产能1000片/月。

这个领域提升能源效率成为必然要求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1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将制定出台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标准化指导意见,发挥各行业标准化技术组织作用,加快相关标准的制修订。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要素,已经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驱动力。从“双碳”环保角度看,数据中心能耗总量预计2025年达到3952亿kW·h,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4.05%,降低能耗并提升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成为ICT必然要求。传统风冷无法满足高性价比、低PUE的需求,因此液冷技术成为未来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路径,从能耗来看,液冷比风冷节约40%-60%。银河证券指出,双碳背景下绿色节能温控产业链成为新增量弹性更大,具备节能关键技术的公司集中度有望提升。

上市公司中,高澜股份控股子公司高澜创新科技聚焦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和信息与通信(ICT)热管理领域。锐捷网络率先布局最新的数据中心交换机硅光与液冷技术,在国内实现领先并跻身国际第一梯队。

数字经济又一重要发展方向,这一领域核心产业规模超万亿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释放产业升级动力,助力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未来将保持CAGR为20%的增速,且至2025年将达到16224亿元规模,产业规模巨大、增速较快。银河证券指出,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和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政策以及企业内需驱动下,工业互联网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有望成为继东数西算后数字经济又一重要发展方向。

上市公司中,赛意信息是国内在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核心ERP及业务运营中台等领域顶尖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东土科技Intewell工业实时操作系统项目获得“2022 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工业互联赛道二等奖。

成本下降装机预期提升,这类光伏核心产品客户询价热情大幅增加

记者从安徽一家组件厂负责人处获悉,上游成本压力缓解后,下游装机的热情极大的增加,近期电站客户询价意愿相对热情,但主流厂商因库存等原因没有全部跟进,客户采购量年前稍有降低,预计年后市场需求放量。

兴业证券分析指出,较快的降价速度有助于缩短下游装机需求对组件价格的观望期,加速下游装机需求释放;继续坚定看好光伏行业需求向好的成长逻辑,参考2021年产业链博弈情况,尽管在发展过程也出现了短期波动,最终装机需求仍然达到175GW,在此背景下,看好2023年行业装机需求放量。在上游跌价幅度高于组件背景下,组件环节盈利向上修复,组件厂商或将受益。

上市公司中,东方日升截止2022年年中,公司有15GW的电池产能和22.1GW的组件产能。晶澳科技预计到2023年底组件产能将超过75GW,其中N型电池产能将达到约27GW。

首批GW级招标在即!钙钛矿年内中试线扩产规模预计达1000MW同比增近两倍

作为颠覆性的新一代光伏技术,钙钛矿凭借诸多优势逐渐显现出巨大的商业化前景。近日,中金公司发布报告称,预计2023年内钙钛矿行业中试线扩产规模或达1000-1200MW,同比2022年的350MW增长接近两倍;2023年上半年三家企业或率先启动行业首批GW级产能的建设和招标活动;且2023-24年预计各家一级市场钙钛矿公司融资轮次有望继续向前推进。

中金公司认为,2023年,钙钛矿在团队、产能、资本市场三个维度均将实现跨越,由此带来更多钙钛矿产业链投资机会,建议把握钙钛矿的行业重要事件(如行业大会、稳定性认证、商业化出货等)和公司重要事件(如头部企业GW级产线招标、融资推进等)节点,这类时间有望成为钙钛矿主题投资的主要窗口。投资方向上,建议重点关注钙钛矿相比晶硅带来的增量市场和流程变化,相关设备和辅材生产商有望趋于活跃。市场空间方面,据中航证券测算,若钙钛矿渗透率到2027年达到10%,则全球潜在空间约1371亿元。

上市公司中,金晶科技的产品TCO玻璃具有对可见光高透过率和高导电率,是光伏薄膜电池组件及钙钛矿电池组件的主要配件。京山轻机已有部分钙钛矿电池设备出货,并在积极布局其他钙钛矿电池设备并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储备;近日,子公司签署2.82亿元销售合同,合同标的为太阳能组件流水线和层压机设备。

信创产业需求端和供给端同步迎来边际改善

2022年计算机行业多数子板块的增长受到多重因素的挑战,进入2022年三季度以来,行业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同步迎来边际改善。供给端,三季报进一步确认企业扩张节奏放缓,收入-利润剪刀差拐点到来。需求端,受益于泛信创政策在多领域的持续发力,未来的高景气度不断得到验证。展望2023年,信创将从党政信创走向全面信创,叠加政策催化,泛信创领域有望成为板块主线。

CPU、操作系统等基础软硬件国产化率不到2%,根据空间大+格局好原则,可重点关注操作系统、数据库、固件以及打印机等领域。随着信创产品的性能和成本持续优化,生态更加完善,产品性价比提升,以及B端和C端消费者对安全和供应链稳定需求的释放,信创有望从政策驱动转为需求驱动。随着信创渗透率进一步提高,信创从以2+8行业发展为主,逐渐过渡到N行业,应用-反馈-升级迭代-再应用正向循环加速。未来五年是大信创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空间广阔。

公司方面,吉大正元是国内知名的信息安全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参与建设1000多个国内知名的大中型信息安全项目,为信创生态合作伙伴提供国密算法、国产化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的集成、适配、测试环境与服务;诚迈科技参股公司统信软件主营基于Linux的国产操作系统研发与服务,为不同行业的用户提供操作系统产品与解决方案,主要产品为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及专用操作系统,产品已通过公安部安全操作系统认证、工信部国产操作系统适配认证、入围国管局中央集中采购名录。

特别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